11月1日上午,省直单位第六批援青团队先后前往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和青海省藏医院实地参观考察,深入了解青海省在生态环境保护、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等方面的现状与需求,进一步对接援青工作,深化交流合作。
援青团队首先抵达青海省生态环境厅。上午时分,黄河源头静卧雪盖之下,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在湿地里悠闲漫步……这些影像,实时出现在“青海生态之窗”屏幕上。“青海生态之窗”是青海生态文明宣传的重要窗口和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响亮名片,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通过“青海生态之窗”远程视频监测管理系统同监测点位的基层干部、管护员进行视频交流,强调“保护生态环境首先要摸清家底、掌握动态,要把建好用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这项基础工作做好”。据省生态环境厅信息中心有关负责同志介绍,系统于2016年根据全省重点生态保护区的分布特点建成,目前有观测点位76个,可对包括典型区域生态类型、自然景观进行“远距离、大范围、全方位”实时高清视频监测。推进“青海生态之窗”建设是援青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实时呈现的各类画面,援青干部们对青海作为“中华水塔”和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所肩负的重大责任有了更直观和深刻的认识。援青团队表示,将进一步配合加强“青海生态之窗”建设,向全国、全世界清晰展示大美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随后,援青团队一行来到青海省藏医院。省藏医院成立于1983年,历经42年,现已发展成为集藏医药医疗、教学、科研、药物临床实验、国际交流等为一体的三级甲等民族医院,是青海乃至全国的藏医药窗口单位。在医院负责人的引导下,团队参观了藏医药文化展览馆、特色诊疗科室、药浴中心以及藏药制剂中心等区域,与住院患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亲身感受了藏医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诊疗魅力。医院负责人介绍了藏医药在传承创新、科学研究、医疗服务,特别是在治疗风湿病等疑难杂症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以及当前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援青干部们对藏医院在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服务高原各族人民健康方面做出的努力表示赞赏,并就促进藏医药现代化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通过此次考察,第六批援青团队对青海省生态立省战略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他们表示,将认真梳理总结考察成果,把了解到的情况和思考融入到后续援青工作中,找准切入点,更精准、更有效开展对口支援,为推动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持续注入新的动力。
编 辑:宣传统战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