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藏文版
当前位置 -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医院新闻

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 任延明:织密健康防返贫网 创新实践筑牢乡村振兴健康基石


日期:2025-10-20 16:36:50  点击:  所在栏目:医院新闻

织密健康防返贫网

创新实践筑牢乡村振兴健康基石

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 任延明

2025年是巩固拓展健康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收官之年。青海省立足高原地区医疗资源薄弱、因病返贫风险突出的实际,通过系统性创新构建“监测预警—精准干预—能力建设—政策保障”的闭环体系,建立责任分片包干机制,创新智慧监测平台,实施村医能力跃升计划,联动驻村干部开展健康代办服务,同步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全省实现零因病返贫,形成可推广的高原健康防贫模式,为乡村振兴筑牢健康基石。

责任闭环管理:定任务明责任,督帮促落实

制定省级巩固拓展健康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围绕健全防止因病返贫动态监测机制、优化疾病分类救治措施、优化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等8项工作,细化具体任务,并对每项任务明确责任单位。

为切实推动巩固拓展健康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实行委班子成员分区包片联点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督帮机制,采取入户调研、座谈访谈、查看档案资料、核查系统数据等多种方法开展实地督帮。帮助各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各地谋划推动工作落实的路子和方法,确保有效衔接重点工作落实落细。

智慧防贫监测:动态摸排建清单,日清日结固防线

组织各地对纳入全国防止因病返贫监测系统的脱贫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定期开展摸排核实,对因病纳入防返贫监测的人群,及时摸排患病情况,落实大病救治慢性病签约履约政策,提供“先住院后结算”一站式结算服务。对7.72万重点监测户健康帮扶情况实行“周梳理+季评价”动态管理,建立“问题—任务”双清单。

创新“日清日结”机制,指导基层医疗机构每日比对数据,形成抓在日常、干在日常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村医能力跃升:招才培能双举措,提升执业水平

实施大学生村医专项计划:2023-2024年累计招聘538名大学生村医(含编制),覆盖了偏远地区。

推行考证激励政策:加大乡村医生执业能力培训力度,鼓励符合报考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条件的乡村医生及时参加全国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提高乡村医生的执业水平。对考取执业资格证的村医按培训费用的50%发放补助(上限1.2万元),推动持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村医占比提升至35.2%。

健康帮扶暖心:代办帮办解民忧,防范返贫风险

持续推进健康帮扶代办帮办工作。定期梳理自付比例高且医疗费用刚性支出过高的患者名单,根据问题,制作防止因病返贫动态监测系统医疗费用的录入操作与统计数据培训课件,及时开展培训,提高数据质量。同时根据《驻村干部协助为重点人群代办帮办健康帮扶业务实施方案》,督促村医、医保干事联动驻村干部开展代办服务,为支出型贫困家庭追溯180日内医疗费用报销,切实解决群众政策不清楚、待遇享受不及时的“急难愁盼”问题,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健康乡村建设:谋方案启试点,绘就和美乡村健康图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党中央确定5年有效衔接“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健康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与健康中国战略两大战略实施的重要交汇点,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农村牧区地域广阔,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相对薄弱,农村牧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省情实际,会同22个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青海省健康乡村建设5个实施方案》,包括普及乡村健康生活、优化乡村健康服务、完善乡村健康保障、建设乡村健康环境、发展乡村健康产业5个方面,对青海省健康乡村建设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既改善民生、促进健康福祉普惠共享,又拓展了农牧民增收渠道,同时激活了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新动能。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基础,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的健康基石。并在19个县(市)及21个联点村启动试点;组织科研机构、药企等召开健康产业座谈会,联合文旅、医保等部门举行专题发布会,营造全民共建氛围。

青海省在健康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工作中,交出了一份贴合高原实际的优异答卷:2.45万大病患者实现“应治尽治”,5.74万慢性病患者签约服务“全覆盖”,更以“零因病返贫”守住民生底线。这份成果的取得,源于三大核心实践的精准落地 ——“监测—整改—反馈”动态清零机制,实时消除医疗服务空白与数据偏差;靶向高原痛点的政策定制,通过大学生村医计划补齐牧区人才短板;村医、干部与多部门协同的治理网络,让健康保障触角延伸至每个角落。这些实践不仅为青海筑牢了基层健康防线,更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高原健康治理范式,为全国同类地区深化健康乡村建设、巩固脱贫成果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རྩོམ་ཁུངས། བདེ་ཐང་ཀྲུང་གོའི་རྟོག་ཞིབ།
来 源:健康中国观察

རྩོམ་སྒྲིག    དྲིལ་སྒྲོག་འཐབ་གཅིག་ཚན་ཁག 

编 辑: 宣传统战

图片

qrcode_for_gh_301c0c3acd2c_430.jpg

分享到:
上一篇:【关注】夯实科室规范管理 推动服务提质增效— —青海省藏医院外治二科开展6S管理专项培训

下一篇:一张图,带你了解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

健康
热线

0971-8200897
7*24小时健康热线

0971-8201012
举报电话

hszyyjw@163.com
举报邮箱

关注
微信

关注公众号
顶部